編者按:為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學懂、弄通、做實”,更好地參與和促進供銷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建設,真正落實中央《決定》要求的“大力弘揚‘扁擔精神’‘背簍精神’等優良傳統”,楊華強、梁罡同志結合“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活動,圍繞深化供銷改革的中心、站在服務鄉村振興的大局,對供銷社系統如何傳承和弘揚新時代供銷合作社文化進行了闡述,觀點鮮明、立意深刻,所提出建議的操作性和號召力強,值得我們學習和踐行。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人民的精神家園。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一個地區、一個行業的道理也如此。新中國成立后, 1954年成立了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一代代供銷人以“發展生產、保障供給”為己任,矢志服務國家和人民的生產生活,在供銷合作社六十多年的發展歷程中蘊育了具有自身特色和時代特征的供銷文化。其中,河南省林縣石板巖供銷合作社的“扁擔精神”、北京市原房山縣周口店供銷合作社的“背簍精神”最為代表。石板巖供銷合作社的干部職工憑借“一顆紅心、一副鐵肩、一雙鐵腳板”,用扁擔挑起了“連接黨群、溝通城鄉”的重擔,樹立了艱苦奮斗、勤儉辦社、心系群眾、開拓創新的“扁擔精神”;周口店供銷合作社職工常年背背簍上山,又收購又賣貨,樹立了不怕吃苦、艱苦奮斗、全心服務、一心為民的“背簍精神”。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的決定》(中發〔2015〕11號)要求,“大力弘揚‘扁擔精神’‘背簍精神’等優良傳統”!氨鈸瘛薄氨澈t精神”是我們供銷系統的光榮傳統,更是供銷文化的精髓。這種艱苦奮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供銷精神既是供銷合作社文化,又是供銷系統廣大干部職工的精神支柱;既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推動供銷合作事業持續發展的不竭動力。以這種精神為代表的供銷合作社文化,始終閃耀著歷代供銷人的智慧和光芒,在供銷合作社的歷史發展進程中已經發揮、今后也必將繼續發揮獨特而重要的作用。
經過改革開放40年的建設,我國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在新時代、新形勢下,我們供銷系統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重要思想為指導,結合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兩學一做”等主題教育活動,需要我們廣泛傳承弘揚“扁擔精神”和“背簍精神”,繼續發揚艱苦奮斗、開拓創新的優良傳統,深入開展“為農、誠信、創業、合作”的新時代供銷合作社文化建設。同時,通過系統內外對“扁擔精神”“背簍精神”的傳承和宣揚,既能進一步強化供銷合作社文化影響力,又能促進供銷系統的社會形象顯著提升,從而匯聚起推動供銷合作事業發展更加廣泛和強大的精神力量。
一、參與和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建設,鞏固供銷系統的思想道德基礎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如果沒有共同的核心價值觀,就會魂無定所、行無所歸。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提出,把國家、社會、公民三個層面的價值融為一體,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凝結著全體人民共同的價值追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興國之魂,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精髓,決定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方向。
供銷系統宣傳、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要具化到深化供銷改革和為農服務的具體工作中。我們傳承“扁擔精神”“背簍精神”,將其轉化為大家的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在供銷系統內形成統一的指導思想、基本的道德規范、共同的理想信念、強大的精神力量,從而鞏固供銷系統的思想道德基礎。
(一)不忘實心、牢記使命,始終堅持為農服務的宗旨。我們要把服務“三農”作為供銷系統的立身之本、生存之基,把為農服務成效作為衡量工作的首要標準,以密切與農民利益聯結為核心、以提升為農服務能力為根本,做到“為農、務農、姓農”。因此,傳承“扁擔精神”和“背簍精神”、推進供銷合作社文化建設,我們必須始終牢記心系群眾、為農服務這個“初心”。
(二)不斷發展“為農、誠信、創業、合作”的新時代供銷合作社文化,強化供銷合作文化影響力。秉持“創業、合作、互助、平等”的理念,堅持“平等合作、誠信經營、助農增收、脫貧幫扶”的社會責任和道德價值觀,豐富農民、社員、干部職工文化知識,普遍提高全體供銷人的文明素養,努力造就一支對農民群眾有感情、對合作事業有熱情、對干事創業有激情的高素質干部職工隊伍。
(三)繼續弘揚艱苦奮斗、開拓創新的奉獻精神,匯聚起推動供銷合作事業發展的強大精神力量。全面領會和準確把握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的重大意義,不忘初心、復興供銷再出發,以強烈的歷史責任感,銳意進取、攻堅克難,全力以赴抓好中央《決定》的貫徹落實,以時不我待的機遇意識“加快建設鄉村振興示范市”的緊迫感,抓好每個地方的供銷社綜合改革、推動不同層級間供銷合作社 “雙線運行”體制機制的全面構建運行。
二、堅持分類推進,促進供銷合作社新時代文化建設
堅持因地制宜、分門別類,積極示范引導、探索實踐,在新時代供銷合作社服務宗旨的指引下,切實推進具有地方特色的供銷文化建設。
(一)培育有競爭力的企業文化。社有企業的發展要突出供銷合作社行業特征,推進理念、制度、機制創新,加快具有地方特色的農產品品牌培育,保護地理標志農產品,不斷提升市場競爭力,通過社有企業的支撐,推進農業特色化、品牌化發展。
(二)農民專業合作社要發掘合作社產品文化內涵。充分發揮農民專合社的引領、帶動、示范作用,培養農民社員打造產品文化、提升產品價值的理念,促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和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延長農業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完善利益鏈,讓社員有更多的獲得感,共同建設幸福美麗和諧新農村。
(三)綜合服務中心要開展豐富多彩的社區文化建設。推進經濟服務與文化服務相結合,經營服務文化與公益服務文化相結合,傳承發揚提升農村優秀傳統文化,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提供文娛、信息、科技等綜合文化服務,提高農村文化服務能力,“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四)行業協會要加強行業自律建設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正確導向。按照中央《決定》“行業協會與聯合社融合互補、協同發展”的要求,結合雅安及名山實際,通過把茶葉行業資源整合到供銷社平臺,加大對蒙頂山茶文化的宣傳,打造有影響力的行業文化,加強行業自律,提供誠信優質服務,增強供銷社在行業中的凝聚力、影響力和話語權,帶動行業和產業發展,共同扛起服務川茶振興和蒙頂山茶振興的大旗。
(五)聯合社機關要塑造熱誠服務、引領行業的機關文化。打造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牢固樹立為成員社服務、為系統單位服務、為基層和農民社員服務的意識,提高行業指導與社會化服務水平,引領供銷系統又好又快發展,讓我們供銷合作社成為黨和政府密切聯系農民群眾的橋梁紐帶,成為服務“三農”的生力軍和綜合平臺。
總之,全體供銷人不論男女、老少,或身處機關、基層,或屬于企業、協會,我們都要深入挖掘“扁擔精神”“背簍精神”的內涵及現實價值,加強供銷合作社傳統文化的宣傳和傳承,推進文化交流與合作,學習借鑒有利于加強供銷合作社文化建設的有益經驗,用以鼓舞一代代的供銷人及關心支持“三農”事業的社會各界人士。從而,更好地發揚艱苦奮斗、開拓創新的優良傳統,不斷豐富“為農、誠信、創業、合作”的新時代供銷合作社文化內涵和內容,提升供銷合作社文化的影響力,讓其成為我們新時代供銷人的價值理念和精神追求,成為服務“三農”工作的行為自覺。
三、堅定自信,傳承“扁擔精神”“背簍精神”,弘揚供銷合作社文化,強化文化意識
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是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氨鈸瘛薄氨澈t精神”所蘊含的艱苦奮斗、自力更生、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文化精髓,就是我們供銷文化的“根”和“魂”,理應成為我們供銷人的堅定信念和堅強意志,更應成為供銷人的價值理念、文化追求和精神支柱。
供銷合作社文化意識是新時代供銷合作社文化建設的思想保障,各級供銷社一是要不斷培養和強化文化意識,特別是領導干部要帶頭示范、身體力行,把文化建設納入改革發展總體規劃,擺上重要工作位置,與供銷改革、經濟發展同計劃、同部署、同實施、同檢查、同考核。二是要制定文化建設規劃和年度計劃,有序推進新時代供銷合作社文化建設,納入系統綜合業績考核體系,作為衡量各級聯合社和領導干部工作綜合業績的重要依據。
通過強化供銷系統的文化意識建設工作,樹立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斷增強新時代供銷合作社文化建設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從而推動供銷事業向縱深發展,服務我國現代農業發展和鄉村振興。
四、要廣泛宣傳弘揚新時代供銷合作社文化,提升影響力和美譽度
隨著市場經濟發展,供銷系統在90年代末進行了企業改制,隨后部分地方的供銷事業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一度曾被“遺忘”。但隨著中央作出深化供銷社綜合改革的《決定》,供銷事業又迎來了春天。長期以來,供銷合作社“扎根農村、深耕農業、服務農民、聯系城鄉”,組織體系比較完整、經營網絡比較健全、服務功能比較完備,隨著供銷綜合改革的深入,我們供銷系統理應成為黨和政府抓得住、用得上的為農服務骨干力量和綜合平臺,在發展現代農業、促進農民致富、繁榮城鄉經濟中更好發揮獨特優勢,擔當起更大責任,成為黨和政府密切與農民利益聯結的橋梁紐帶。因此,供銷系統更應堅持正面宣傳。
(一)充分利用系統內外的電視、網絡、報刊,以及社會上一些知名度高、傳播范圍廣、權威性和影響性較大的自媒體開展新聞宣傳。通過這些宣傳平臺,大力宣傳傳承供銷精神和新時代供銷合作社文化,宣傳供銷改革進展和為農服務效果,宣傳供銷系統內的優秀企業、先進事跡、典型人物。
(二)在供銷企業、行業協會,以及基層社、農民專合社、為農綜合服務中心和城市消費合作社等基層服務網點廣泛建立群眾宣傳陣地。結合為農民提供農資、農技服務、土地托管、日用消費品和農特產品銷售等生產生活服務,既提供自我廣告的陣地,同時做好新時代供銷合作社文化宣傳,特別是供銷社在現代農業發展、美麗鄉村建設、鄉村振興、城鄉融合和脫貧攻堅等工作中,所發揮生力軍、骨干力量和綜合平臺作用。
(三)利用好各種農產品展銷會節、“農民豐收節”“行業協會慶典”“企業周年慶”等豐富多彩活動開展文化宣傳。運用好這些活動節點,廣泛宣傳和傳承供銷合作社精神和新時代供銷合作社文化,不斷提高供銷合作社文化的影響力和美譽度,擴大供銷合作社的社會影響力,從而提升供銷文化的影響力。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作為新一代供銷人,我們為傳承“扁擔精神”“背簍精神”和新時代供銷合作社文化,倍感欣喜和振奮。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也是微薄的,但滴水匯成大江、碎石堆成海島,我們愿意也樂于做 “扁擔精神”“背簍精神”的傳承者和“為農、誠信、創業、合作”的新時代供銷合作社文化的實踐者,盡責擔當!安煌跣、方得始終”,讓我們牢記為農服務的初心,拾起 “扁擔”和“背簍”繼續前進!
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
(名山區供銷合作社聯合社 楊華強 梁罡)